首页

小丝 s

时间:2025-05-28 08:00:01 作者:中新健康丨重组胶原测不到胶原?可复美陷“罗生门” 浏览量:91275

  中新网北京5月26日电(赵方园)日前,美妆博主大嘴博士(香港大学化学博士郝宇)发文,质疑巨子生物疑似造假,重组胶原测不到胶原。随后,巨子生物旗下品牌可复美在官微发布“告消费者书”称,网传“巨子生物可复美产品检测未添加重组胶原蛋白成分”的相关言论不实。

  5月26日,郝宇向中新健康记者回应称,文章提出了三个问题,巨子生物的声明仅针对检测结果作了简单澄清与说明,“对我的核心科学质疑避而不谈,反而将焦点转移。”记者多次致电巨子生物投资者关系热线和媒体沟通电话,截至发稿,电话并未接通。

  中新健康注意到,双方争论的核心在于检测方法的不同,均指责对方方法“不科学”,而目前化妆品中的重组胶原蛋白及其检测方法尚无国家标准。

  到底有没有重组胶原?可复美陷“罗生门

  5月24日,郝宇通过自媒体“大嘴博士颜究所”发布检测报告,直指巨子生物旗下明星产品可复美“重组胶原蛋白精华”涉嫌成分造假。

  郝宇向巨子生物实际控制人、西北大学副校长范代娣公开提出三个问题:

  一是通过高精度HPLC高效液相色谱氨基酸定量法对可复美“胶原棒”展开分析,发现理论上源自“重组胶原蛋白”水解产生的氨基酸总含量只有0.0177%,但在成分表中却标注为非微量成分。按照《化妆品标签管理办法》规定,成分添加量应高于0.1%。这是否构成配方表造假?

  二是根据他的检测报告,可复美“胶原棒”中并未检出甘氨酸。而范代娣在其著作《胶原蛋白材料》中曾明确指出,甘氨酸是胶原蛋白的关键结构成分,占比高达三分之一。为什么重组胶原蛋白,检测不到胶原蛋白的必需氨基酸 — “甘氨酸”?

  三是可复美在产品宣传中将“分子量217道尔顿”宣传称为“Mini小分子胶原蛋白”。而217道尔顿仅为两个氨基酸组成的二肽。这是否构成了对科学概念的肆意滥用和夸大宣传?

  当晚,巨子生物在“可复美”官微回应称,针对所谓“巨子生物涉嫌严重造假”“重组胶原测不到”等不实指控,公司予以严正驳斥并坚决否认。公司所有产品研发生产全程严格遵循《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及《化妆品注册备案管理办法》等相关法规要求,成分标注均按法定标准执行并通过药监部门审核备案,不存在任何成分造假或隐瞒行为。

  针对胶原蛋白含量争议这一核心问题,巨子生物指出,公司对多批次相关产品进行检测,结果均显示胶原蛋白含量大于0.1%,与网传的“0.0177%”严重不符。

  声明还提到,从4月中旬至今,可复美及巨子生物经历了多轮有组织的黑公关攻击。已经收集并固定了相关证据,会尽快启动法律程序,将依法追究造谣者的法律责任,以维护公司的合法权益以及消费者和投资人的利益。

  双方遵循检测方法不同,均指责对方“不科学”

  中新健康注意到,双方争论的核心之一在于检测方法的不同。当前,重组胶原蛋白检测尚无国标标准。

  郝宇选择了一种名为“高精度HPLC高效液相色谱氨基酸定量法”的检测方法。

  而在可复美的回应中,则表示已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医药行业标准YY/T 1947-2025 《重组胶原蛋白敷料》中重组胶原蛋白含量的检测方法对相关产品进行检测,并指出:“不实指控中使用的检测方法并未列入上述行业标准,因该检测方法以及相对应的样品预处理方法未经严格的方法学验证,检测结果不准确。”

  中新健康查阅发现,YY/T1947—2025《重组胶原蛋白敷料》是由巨子生物等参与起草与制定。该标准将于2026年3月1日正式实施。

  郝宇对中新健康记者解释称:“此前我们已横向对比了多种方法,凯氏定氮法、BCA测定法等容易受到配方里面其他物质的干扰,所以为确保结果可靠性,采用高精度HPLC法,并添加18个氨基酸内标进行校准,该方法灵敏度极高,理论上可检测出十万分之一的蛋白含量。”

  HPLC检测重组胶原蛋白是否可行?中新健康采访了多位业内人士均表示,理论上,郝宇所使用的方法没有问题,但由于具体操作细节等未知因素很多,单凭现有信息很难确认检测结果是否可靠。

  接受中新健康采访的一名专家进一步解释称,目前,郝宇尚未提供HPLC的峰图,因而对于其是否开展了前处理操作、是否对重组胶原进行了降解以获得单个氨基酸、色谱峰能否有效分离,以及所使用的柱子是否合适等情况均无从得知,也就无法对检测结果的重现性进行验证。

  郝宇表示,当前无法向中新健康提供完整的检测报告。他解释称,“为保护第三方检测机构的信息,所以不能出示完整的检测报告,但检测的关键结果部分已经在其文中贴出。”

  为消除消费者疑虑,巨子生物表示已委托多家权威第三方机构,采用多种检测方法对产品进行检测,并表示 “检测需要时间”,承诺会在结果出炉后第一时间披露。

  对此,多位业内人士呼吁,应尽快建立重组胶原蛋白在成品中含量的检测标准。值得一提的是,可复美在此次声明中也透露,“国家药监局已于2025年启动了化妆品中重组胶原蛋白及其检测方法的行业标准的建立工作,我们已参与到该工作中去,积极推动行业标准的快速完成,让整个重组胶原蛋白行业有据可依。”

  质疑声中的重组胶原蛋白

  近期,重组胶原蛋白行业争议不断。一周前,华熙生物深夜发文怒斥多家券商概念炒作,指责部分券商研究报告通过对比透明质酸与重组胶原蛋白成分,鼓吹透明质酸“过时论”,误导市场。

  华熙生物表示,这个经历了数亿年演化历史的物质、这个经历了几代中国科学家努力的产业却在近几年资本市场的概念切换中遭遇了谎言与践踏,被描述为“过时”“不如某物质安全”“不如某物质更具生物活性”“不如某物质具备市场价值”。

  中新健康注意到,华熙生物在上述文章中“点名”的行业研报共有10篇、涉及9家券商机构,从文中罗列的券商研报内容来看,华熙生物所说的“某物质”就是重组胶原蛋白,而该领域的龙头则是巨子生物。

  在郝宇的个人公众号中,其自称是香港大学化学博士,在欧莱雅中国研发中心任职长达11年。2024年起,郝宇多次发文质疑重组胶原蛋白行业,认为国内美妆行业对重组胶原蛋白的追捧已经严重脱离基本面。

  上述文章发布后,有网友认为郝宇曾为华熙生物带货,质疑郝宇的动机。

  对此,郝宇回应称,这是“阴谋论”,自己本身就是做化妆品研发的,与三家上市公司都有过紧密合作。

  近些年来,巨子生物业绩表现非常突出。2023和2024年,巨子生物营收为35.24亿元、55.39亿元,同比增长49.05%和57.17%;归母净利润为14.52亿元和20.62亿元,同比增长108.59%和42.06%。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中国重组胶原蛋白产品市场规模预计将从2022年的185亿元增至2027年的1083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42.4%。

  资本市场的热捧吸引了创健医疗、丸美生物、福瑞达、敷尔佳等多家上市公司入局淘金。值得一提的是,华熙生物曾将重组胶原蛋白视作公司的第二增长曲线。(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通关能力提升,带动落地加工,推动外贸升级。目前,阿拉山口综保区已有837家企业落户,形成进口粮食加工、木材加工、出口装备制造、医用材料以及跨境电商五大特色优势产业集群。

“不赚带污染的钱”应是共识和底线

匈中双语学校每天一节中文课、中高年级每周一次中华文化课、开展夏令营来华游学参访……在王悦看来,学校和孔子课堂正以自身教学特色,为当地青少年播下种子,浇灌出更多为匈中友好作贡献的青春之树。

中国驻加拿大大使丛培武撰文:23条立法是香港由治及兴的“必答题”

杨润雄:过去几年,我们已经开始办这些与拍摄有关的旅游项目,在不同的景点也有相关安排,比如放一个二维码,让旅客可以看见之前哪部戏曾经在这里拍摄,有哪些明星在这里曾经做过什么。

吉林市纪念喜(富)连成社创办120周年

2024 marks the 50th anniversary of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diplomatic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a and Brazil. It also marks the 10th anniversary of the founding of the Confucius Institute at the University of Campinas in Brazil. Recently, an education group led by Brazilian university leaders as well as representatives from other walks of life have been invited to visit Beijing. During their visit, Prof. Bruno Martarello de Conti and Professor Gao Qinxiang, the Brazilian and Chinese directors of Confucius Institute at the University of Campinas in Brazil shared their opinions on the 50th anniversary of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diplomatic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a and Brazil, as well as people-to-people and cultural exchanges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同一场电影票价不同 一张电影票背后藏了多少猫腻?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基层工作,把关心关爱源源不断传递到基层,持续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让基层干部把更多时间和精力放在服务群众上,持续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